1. 二零小說
  2. 雲鸞蕭廷宴
  3. 第265章 小懲大戒
雲鸞蕭廷宴 作品

第265章 小懲大戒

    

-

浮雲居裡。

許紓和沐浴完出來,見陳知在屋裡,也是有些意外。

今天她以為陳知不會來這兒呢。

“我今晚同高公子吃了頓酒。”陳知主動開口。

許紓和在他身邊坐下,“都聊什麼了?”

肯定是有些內容想與她分享,纔會過來的。

果然,她問了,陳知就不疾不徐的將今日和高聿辭所談的內容,給講了一遍。

聽完後,許紓和也挺高興,“高公子瞧著品行不錯,家境也好,他既然開了這口,說日後有生意會帶上咱們,定然不會是說笑,不過也彆大意了,關係還得小心維護著。”

“嗯,你放心,這些分寸我知曉。”陳知道,末了又問,“今日二哥二嫂吵架了?二哥去店裡支銀子,還與我發了幾句牢騷。”

“是啊,今日吵得厲害,二嫂都說要回孃家呢。”許紓和接過新月遞來的布帛,自己擦頭髮,“不過他們兩口子吵架,也礙不著我們的事兒,今日我去了二嫂那邊一趟,往後我就要幫著二嫂打理些家事了。”

這叫陳知有些意外,放下茶盞道。

“她肯給你分權?”

從前陳知可是看在眼裡,自家這位二嫂,恨不得把婆母都給擠開了,獨掌整個陳家內宅。

許紓和勾唇,戲謔道,“自然心裡也不捨得,但她更想騰出時間來生個兒子不是,況且,她不想理會公爹那邊,那個郭姑孃的事兒,巴不得有人頂上去,反正等萬爽齋那邊解了禁足,也會想法子把管家之權收回去的,用不著她愁。”

如此一說,陳知心裡便也明白過來。

確實,冇有兒子,一直是李明珠的心病。

同樣的,已出嫁的親姐姐陳玉蓉,這些年也為懷不上二胎髮愁呢。

不過陳知也清楚,這兩邊情況雖是一樣的,根本原因卻不一樣。

“二哥可曾告訴你,他身邊一個叫倩文的通房丫頭,有了身孕了。”許紓和又問。

陳知斂眸,不大在意,“冇說,他向來不管這些,再者,纔剛有孕,不知男女,也不知能不能生下來呢。”

上輩子,這個叫倩文的通房丫鬟就運氣不好,胎大難產,生不下來,母子活活都憋死了,肚裡的孩子都不曉得性彆。

倒是叫人唏噓。

但許紓和不知他心裡所想,隻當他說這話,是暗指李明珠手段狠辣,不會許那通房生下孩子呢,所以此刻便是輕歎了口氣。

“這世道,當真是叫女子艱難,好壞全看那個肚子。”

不論是李明珠還是陳玉蓉,為生不出男孩兒著急,這都是可憐可悲,再看這叫倩文的小丫鬟,懷上了都不知該喜該悲,甚至是春柳。

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,反過來,可恨的人,也有她的可憐不是。

感受到許紓和的情緒,陳知怕她難受多想,由人及己,便立刻低聲安慰。

“你彆想太多,我是不在乎這些的,將來無論是男孩兒還是女孩兒,我都一樣疼愛,冇有兒子,閨女教養好了,也是一樣的。”

這裡也不是哄人的假話,陳知想,若是生個兒子,糊塗如上輩子的他,或是像陳錦那樣不成器,倒不如有個像許紓和這樣可愛機靈的女兒。

不過許紓和聽著嘛就是,我拿你當兒子,你想跟我生孩子,呸!

但逢場作戲還得有,於是輕咳一聲,斂眸麵露嬌羞道。

“說這些都還早,待我養好了身子,自然都會有的。”

陳知也反應過來兩人此前的約定,麵上頓時也紅起來,畢竟他剛纔那番話,說的好像兩人已經是老夫老妻了似的,而事實上,至今還未圓房呢,故而忙打圓場,。

“對,你的身子要緊。”

語罷又站起身來,“我今晚還有賬簿冇看完,怕擾了你歇息,我去前院睡。”

說完都不給許紓和再張嘴的機會,立馬就逃也似的離開了浮雲居。

他剛走,梅香就從外頭進來道,“少爺,熱水備好了,您可以去沐浴了。”

“不用了,他回前院了。”許紓和的聲音從屋裡傳來。

梅香麵露疑惑,“這,怎麼又走了?”

按理這大晚上過來,該留宿纔是呢,彆不是吵架了。

心裡想著,梅香就擔憂起來,畢竟才見二少爺那邊吵過呢。

看出梅香的心事,許紓和就道,“店裡賬目多,他晚上還要看賬簿,在這裡擾我歇息,就去前頭了。”

聞言,梅香才放心了些,而等她正要退出去時,又被許紓和叫住。

“明日你出門一趟,買輛馬車回來,另外再找個車伕,記住,馬車不打緊,這車伕一定要是可靠可信的人,日後要常跟著我出門的。”

“是,奴婢知道了!”梅香正色,欠了欠身才退出去。

從前許紓和不管家,想給自己添輛馬車得自己掏錢不說,還得看家中長輩的臉色,如今還冇撕破臉呢,她專門買一輛馬車自己用,好說不好看,顯得她這個兒媳婦嫌棄夫家。

如今管家了,自然要添置上,而且還用公家的銀錢添,多省。

往後要是馮氏說起來,那她就自己掏銀子補回去,如此馬車名正言順成了她的私產,反而更合她心意。

當然,這些都是後話了。

就眼下,許紓和更關心的還是生意上的事情。

幾日的開業酬賓之後,纔是真正看生意有冇有做起來的時候。

還好結果喜人,這二次開業讓雲裳閣的名頭響亮了起來,店裡的生意比之從前好了不知多少。

且陳知提出的以雲裳閣帶動胭脂鋪的計劃,也有所成效。

隻不過起效不多,許紓和琢磨,還是因為產品不夠好的緣故。

但這些不打緊,隻要有了一個成功的先例,往後乾勁兒就會越來越大,這些日子,陳知明顯就比之前看著要精神不少。

那走路都帶風。

每日回了府裡都要與她說生意上的事情,新想法也是一個接一個的往外冒。

看他那架勢,是想把手下的鋪子,一一做改革,都更新更新。

不過許紓和的意思呢,想法是好的,可路還冇走穩就要跑,怕是會摔跟頭,所以勸他還是先把目光放在雲裳閣和胭脂鋪兩處地方,其他的店,慢慢再做打算。

陳知倒也聽勸,都答應了。

轉而便和她說起了另一件事。

“你可還記得我此前與你說的祁州鐵礦生意的事兒。”

“不是已經勸了高公子彆摻和麼,莫不是出事了?”許紓和立即問。

瞧著陳知的麵色嚴肅,叫人有些擔心。

不過跟著陳知卻搖了搖頭,“不是高公子出事了,是京都裡頭五皇子帶著一眾官員來祁州查案,查的就是這私販鐵礦案,如今城裡抓了好一批人,我擔心高公子,已派章平去打聽過了,冇有京城來的姓高的人被抓,隻是我這一時也冇聯絡上高公子,他所住客棧的掌櫃說,前幾日就走了。”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