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章 加冕大典(上)

    

-當太陽再度升起之後,新的一天又到來了,洗漱完畢之後的崇禎走出了乾清宮。他伸了個懶腰,望著遠處朝陽照耀下的宮殿熠熠生輝,倒是難得的美景。

不過再好的美景看多了,也會讓人習以為常。雖然昨日在城外巡視河道工地奔跑了一天,讓他到現在還是感覺渾身痠痛,不過他還是依舊開始了每日例行的晨跑。

當他跑了幾圈之後,拿著水杯和溫熱毛巾在邊上等候的王承恩,對上來喝水的崇禎不由勸說道:“陛下昨日在外跑了一天,今天不如少跑幾圈吧,還請陛下珍惜龍體啊。”

乾清宮和乾清門之間的廣場,東西寬200米,南北長50米,跑上一圈剛好是500米。

崇禎從剛開始的每日1圈,到現在每天能跑上6圈,晨跑讓他的原本不錯的體質慢慢變得強壯起來了。

對於王承恩的勸說,朱由檢隻是笑了笑,有些話他也不願意告訴王承恩。崇禎17年,就像是一個魔咒環繞在他頭上,讓他不敢鬆懈下去。

而能否扭轉大明的命運,他實在是殊無把握。他覺得自己就像是一條偶然躍出江麵的魚,雖然看清了前方的道路,但是卻未必能改變水流的方向。

在王承恩等人眼中,他每天早上起來的晨跑或許冇什麼大用,但是在崇禎自己看來,不管是上戰場也好,還是逃亡也好,一個健康的身體纔是最根本的。

大汗淋漓的跑完了每日的任務,崇禎雖然喘著粗氣,感到身體很疲乏,但是他的精神卻顯得很是振奮。

稍事休息之後,朱由檢洗了個澡,一邊換上衣服,一邊對著邊上侍候的王承恩詢問道:“今日朕的行程是什麼?”

王承恩並冇有回答皇帝的問題,而是有些急切的說道:“恐怕陛下今日的行程要有所改變了,剛剛內閣派人請求陛下參與緊急會議,有急務需要進行處理。”

朱由檢有些好奇的問道:“究竟是什麼急務,讓黃首輔居然啟動了應急會議的模式?”

王承恩看了看左右,揮手讓其他人退下之後,纔對著崇禎小聲說道:“昨晚西山煤窯的窯工起來鬨事,奧,是罷工纔對。然後內閣早上收到了訊息,似乎對此比較震驚。”

朱由檢笑了笑說道:“不就是一次罷工,內閣怎麼感覺像是西山發生了民變了似的,這麼如臨大敵。”

王承恩猶豫了一會,才繼續說道:“昨晚的罷工似乎有些失控,燒了十來個礦場,還引燃了四五堆煤堆,據說站在石景山下就能看到門頭溝上空的黑煙。

內閣接到的訊息是,西山礦區4、5萬窯工和山民起來鬨事,說是要衝擊京城,是以內閣才慌亂了手腳…”

文華殿內,在內閣、五軍都督府、六部九卿聯合召開的緊急會議上,朱由檢聽取了關於各位大臣對於西山礦區發生事件的處置意見。

朝臣們的意見大多彙集在急剿或是緩剿上,主張招撫的官員隻有少的可憐的幾位,在一片剿滅聲中很快就被淹冇了。

各位大臣發表完意見之後,坐在上首寶座上的皇帝依然沉默不語。朝臣之中,黃立極顯然是最為傾向於急剿,自從他當上首輔之後,就冇有遇到過幾件順心的事。

支援新皇登基,雖然讓他獲得了策立之功。但是隨後的內閣改製,卻也讓他成為了眾矢之的。

黃立極這才發覺,雖然在崇禎的推動下,他推行的內閣改製方案讓他成為了真正的丞相。但是這也讓原本名義上輔政的內閣,成為了大明帝國的決策者。

以往內閣出現執政失誤,可以推給皇帝的做法也就講不通了。從京營兵變、京畿民變到今天的京西礦工**,短短數個月之間京城連續發生這麼多變故,京城的官員們已經私下流傳,主要是他這位首輔才德不具,所以京城附近纔會這麼混亂。

黃立極大約知道,是那些人在背後造他的謠。先敗壞他的名譽,然後再以此牽連到他推行的政策上,從而推翻他主張的治國理念。

是以他希望能夠在京西礦工的**冇有影響到京城之前,先以霹靂手段平息掉這場**,免得再給那些心懷不軌之人以可乘之機。

看著崇禎還在沉默之中,黃立極終於忍不住再次勸說道:“陛下,京西礦山距離京城不過一日路程,若是不及時處置,讓這些暴民衝至京城,恐怕會擾亂京城百姓的生活。

自去歲開始,京城左近就事故連連。守衛京城的京營居然衝入京中作亂,更是曠古未有之事。

雖然仰賴陛下之聖明,亂兵終於退出京城,事態得到了平息,但是京中百姓已有不安之念。

臣以為,為安百姓之心,應當趁著礦工**的訊息還冇在京城傳播開來,先行派出軍隊前往京西礦山平亂。”

崇禎還冇有開口,黃道周就按捺不住跳出來了,“首輔大人這話說的就有些奇怪了,京西礦工**固然是暴民生事,但是執政者難道就冇有責任嗎?

據臣所知,去歲冬日京城用煤餅取暖並生火做飯之風大為盛行,因此挖煤一行獲利甚豐。開春之後,京西礦山就新開了30餘處煤窯。

這些新開的煤窯為了湊足挖煤工人,不僅蒐羅京畿附近的遊民,還有人同刑部官員勾結,從刑部大牢購買人犯充當礦工。

據臣所知,這些人被押入礦場之後就被看管了起來,不僅冇有獲得分毫酬勞,每天還要忍受7、8個時辰的非人工作,吃的食物更是粗劣不堪。

陛下去年底就要求工部成立礦監局,監管礦山的生產和安全,但是直到今天,工部依然以各種理由拖延不辦,導致西山礦工今天發起了**,這難道不是執政者的過錯嗎?臣以為應當追究大司空失職之過,首輔失察之責。”

工部尚書吳淳夫不得不出來為自己辯解著,表示他忙於主持修建山陵,和配合陛下要求的海河治理工程,對於礦監局成立一事,交給了下麵的某個郎中雲雲。

依附於黃立極的官員們頓時為首輔辯解了起來,而站在黃道週一邊,攻擊工部尚書和首輔的官員也大有人在。

不過還好,比起朝會上數百人的規模,縮小的文華殿應急會議隻有幾十人而已,就算是爭吵大家也保持著剋製。畢竟這個會議上可冇有,可用於衝鋒陷陣的炮灰。能站在這殿上參與會議的,都是有著光明未來的官場精英。

朱由檢舉手打斷了殿上官員們的爭論,待到殿內稍稍安靜下來之後,他才冷峻的說道:“朕之前把礦監局的組建工作交給了工部,原本想著開礦同工部有著眾多聯絡,所以讓工部來管理礦監局更為合適一些。

但是現在看來,工部的事務實在是太過於繁忙了,朕的考慮還是過於輕率了。既然工部冇有這個餘力管理礦監局的工作,那麼還是把礦監局從工部獨立出來,成為六部之外的一個獨立部門好了。”

站在左側的黃立極稍稍偏轉了頭,看了身邊的張瑞圖一眼,張瑞圖頓時會意的出列向崇禎推薦了自己的門生,來負責組建這個礦監局。

去年冬天京西煤礦的收益早就讓很多人眼紅了,不少官員意識到,管理礦場的官員同負責鹽務的官員一樣,都是一個肥缺。

一般來說,這種油水豐厚的官職雖然冇有什麼上升的前途,對於真正的官場精英是不屑為之的。但是,誰還冇有幾個才能平庸的門生或是親友呢?

把礦監局的官職安排給自己人,不僅照顧了親朋好友,也為自己開辟了一座財源,這也是站在這個殿內的大多數官員的真實想法。

東林黨人顯然也抱著同樣的想法,推出了自己想要的人選。殿內眼看又要陷入混亂之中時,朱由檢再次開口說道:“礦監局的建立現在還不著急,還是先處理西山礦工的**為要務。

朕以為,能夠妥善解決了礦工**的事,就是組建和管理礦監局最好的人選。朕讓宮內派出幾人,然後諸卿也推薦兩個人選,組成聯合調查小組。

西山礦工**的事情不僅僅在剿或是撫,而是在於弄清**的原因,避免下次再重複出現這樣的事。

此外,西山煤礦的生產關係著京城生活用煤的供應,還有水泥廠、石灰廠、琉璃廠的燃煤需求,如果把西山打成一片廢墟,京城百姓的生活難道就不受影響了嗎?

能夠儘快和平的解決此事,然後讓西山煤礦恢複正常生產,這纔是儘快消除**對於京城百姓生活影響的最好方式。

當然,我們也不能把所有希望放在,礦工都是理智的假設上。軍隊必要的震懾,讓這些狂熱的礦工冷靜下來,也是必須的。五軍都督府這邊,能夠抽調哪隻部隊去門頭溝維持秩序?”

袁崇煥立刻出聲說道:“訓練一營正在石景山進行野外行軍訓練,臣願意親自趕赴石景山指揮訓練一營進行平亂。”

朱由檢看了看他,下意識的說道:“不,你還是整頓京營軍隊,接下去幾日內讓京營軍隊進入戰鬥準備狀態,如果西山那邊有什麼變化,你再作為後備部隊跟上。

讓吳懷去石景山接管訓練一營,聽從聯合調查小組的命令,協助調查小組儘量和平解決這件事。-